我院学子在第49届ICPC亚洲区域赛中取得奖牌零的突破

时间:2025-01-09 作者:李志军

12月22日,第49届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香港)在香港理工大学举行,本次大赛共有来自115所高校的149支队伍,500余名师生参与,参赛高校包括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等著名高校。我院2022级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杨瑞杰、唐楷、蒋俊辉组成的参赛队,经过5个小时的鏖战,以队伍排名第47名,学校排名第40名的优异成绩荣获一枚宝贵的铜牌,距离银奖仅仅只差2名。指导老师是李志军老师。

这是我院参加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历史上的最好成绩,实现了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奖牌零的突破,成为广西第4个拿到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奖牌的高校。

(图一 参赛选手在赛前合影)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简称ICPC)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之一,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计算机竞赛,被誉为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奥林匹克,得到了世界各著名计算机公司和知名大学的认可,在教育部认可的84项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名单中排第4位。该比赛采用三人组队,每队只能使用一台电脑,要求在5个小时内使用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解决10至13个问题,问题一般是全英文描述,比赛采用实时评测和实时排名的方式公平竞争,重在考察选手团队协作、创新思维以及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二 比赛榜单)

赛后队长软工本2203班的杨瑞杰激动地说:“这次的题目很难,过了签到的C题后,我们在K题卡了好久,连续错了5次才做对。接下来的三个小时,我们在H题和L题上陷入僵局,一直找不到正确的解法,但是我们没有急躁,而是群策群力,拓展思路,编写更多可能的测试用例,最终在比赛结束前10分钟通过L题,成功逆转局面,取得了铜奖的好成绩,不过还是有点可惜,如果不是因为K题100分钟的罚时,我们都可以拿到银奖了。对我们来说,学科竞赛也算是告一个段落了,可以安心跟李老师一起备战考研和做项目了。”

现在携程工作的前队员软工本1601班的何国豪表示:“首先对广西外国语学院取得ICPC亚洲区域赛铜奖表示祝贺。想当年,李老师每周一、三、五晚上19点到21点在C106免费给我们补课,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成长,可惜那一年我大三了,接触程序设计竞赛有点太晚了,最后只拿到了蓝桥杯省二的成绩,但这已经是学院历史上的最好成绩了。在比赛中我也看到了广西高校的强大实力,走出广西真的是想也不敢想,那时候我真的觉得无论我们再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在算法竞赛上有一席之地。真没想到,在李老师和钟老师的指导下,仅仅用了六年时间,广西外国语学院不但拿完了程序设计类学科竞赛中所有高含金量比赛的广西区一等奖(金奖),拿到了蓝桥杯全国总决赛最难的985/211组C/C++的二等奖和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最能体现整体实力的全国团队二等奖,甚至还拿到了算法竞赛顶级赛事CCPC和ICPC的铜奖。这个成绩在广西也只有广西大学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都做到了,对广西外国语学院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信息工程学院以自主研发的在线编程实训平台作为训练平台,以编程爱好者协会作为载体,扎实推进“阶梯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近六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学科竞赛,在国内、区内程序设计类学科竞赛中崭露头角,参赛赛事的级别不断提升,学科竞赛的成绩不断取得突破,共获得程序设计类学科竞赛奖项170余项,包括国家级42项,省部级129项,无论是个人赛还是团队赛,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体现了我院程序设计人才培养的水平。通过与全区高校程序设计高手的同台竞技,互相学习和交流,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向区内外高校展示了我校工科学子的别样风采。

表一 近六年在程序设计类学科竞赛所取得的突破

 

一审:李琰 二审:李万鑫 三审:梁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