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游双城 智启未来:数字科技学院学子马来西亚 研学之旅谱写跨文化成长新篇

时间:2025-07-25 来源:数字科技学院

近日,广西外国语学院数字科技学院16名师生跨越山海,在马来西亚世纪大学(SEGi University)展开深度研学之旅。从吉隆坡的学术殿堂到雪兰莪的文化地标,从世纪大学的现代化校区到百年名校马来亚大学,数字科技学院学子们在“行走的国际课堂”中沉浸式体验多元文化,锤炼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实践探索拓展全球视野,满载而归。

破冰启程:双向奔赴的文化初遇

数科院学子们满怀期待驶向马来西亚世纪大学KD校区。开营仪式上,教师以“AI启能”的前沿视角为主题开启学术探索之门,契合数字科技学院学子的专业兴趣。精心设计的破冰活动迅速拉近了大家的距离,跨国团队协作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打破文化隔阂。马来西亚世纪大学课程设置中强烈的实践导向,以及本地学生流利切换英语、马来语、中文的多语言能力,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第一课:真正的国际化不仅是“走出去”,更是“融进去”。

智慧碰撞与多元探索:学术殿堂与文化熔炉的交响

学术之旅在马来西亚世纪大学 KL校区启幕。多场专题讲座,引发了数字科技学院学子的深入思考和热烈讨论。随后,学子们怀着敬畏之心转战QS百强名校——马来亚大学。不仅是对学术圣地的尊重,更是一次生动的跨文化适应实践。

巷陌万象:深入市井,体验文化共生

 行程间隙,学子们深入吉隆坡的脉搏——茨厂街和Central Market。在这里,他们不仅品尝了地道的福建面、色彩缤纷的娘惹糕,更沉浸式体验了马来西亚作为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的典范。街头巷尾交织的马来语、英语、粤语、闽南语,构成了天然的语言实验室,迫使大家突破书本限制,将英语知识转化为实战沟通能力。这印证了心得中的感悟:国际化不是抛弃根源,而是学会让不同文化在生命中和谐共存。

文化解码:雪兰莪的匠心与皇权

文化探索充满惊喜。皇家雪兰莪锡镴博物馆内,工匠大师现场演示的精湛鎏金敲打工艺令学子们屏息凝神。当得知一件看似普通的锡杯需历经八道严苛工序方能锤炼而成时,大家深受触动:“这不仅是精湛技艺,更是马来西亚版的‘工匠精神’的完美诠释!”

硕果盈枝:成长的加冕

结业仪式将研学推向高潮。在马来西亚世纪大学Subang校区礼堂内,手捧证书合影的学子们,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与自信。这纸证书不仅承载了新知,更铭刻了我们突破舒适区、拥抱世界的勇气。数字科技学院的学子们更深切体会到校训“留住中国魂,做好国际人”的真谛:国际化不是变成“别人”,而是带着鲜明的文化底色,自信从容地与世界对话。

国际课堂的广西答卷

本次研学是广西外国语学院数字科技学院"教学+实践"国际化培养模式的生动实践。学子们辗转三大校区、参访百年学府、对话行业前沿,在多元文化浸润中实现三重蜕变:将课堂理论置于国际坐标系验证、跨文化沟通力在真实场景中激活、亲身感知"一带一路"教育合作脉动。

正如带队教师邬月儿总结:“当马来亚大学积淀的学术底蕴与马来西亚世纪大学鲜活的产教创新同台碰撞,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教育现代化路径的多样性。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在其中展现出的适应力、学习力和反思力,正是国际化人才的核心素养。”如今,载誉归来的数字科技学院学子,正将马来西亚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转化为专业发展的新动能,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自信的姿态,迎接全球化舞台的挑战。

 

一审:李琰 二审:杨鑫 三审:梁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