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陆子灵,来自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1501班的学生。5月18日收到录取通知的那一刻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开心,或许以前曾很多次幻想着自己收到拟录通知时的情景,所以有些麻木,内心毫无波澜。但是到了第二天,第三天,自己回想起考研时的经历时,那种愉悦的心情才慢慢充斥着内心。是的我做到了,我做到了本以为自己达不到的目标。在考研过程中我明白了这么一件事:要完成一件目标是极为困难的,取其上者得其中,当你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时往往得到的结果却不是最满意的结果。但是当你完成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从中学习到的东西却是你无法想象到的。在考研的过程中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短处在哪里,怎么发扬自己的优点,如何改善自己的缺点。我通过考研走上了改变自己的道路。
我于2018年3月15日正式开始了考研复习。在大三下学期至大四上学期这段时间,是我大学生活最充实的一段时间,虽然在复习的过程中充满着能不能考上的不确定性,但还是能够认认真真克服困难。但是由于第一次考研,不善于将马克思主义与自身相结合起来,没能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忽视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盲目的选择了目标,最终分数过了国家线却没过校线。第一次考研290多分的成绩终究是没能调剂,导致了一战的惨败。这个时期,刘敏老师给了我非常重要的启发。每一个考研的学生都知道,考研这个东西,只要你动了念头,除非你考上了,否则你一辈子肯定不可能真正放得下。每每想到它,你为它努力过、付出过,但是最后你放弃掉再去争取一次的机会,你会在某一个的闲来无事的下午回想起来并沉默良久,为之动容,甚至会在午夜梦回时分泪流满面...因为,考研,这两个字承载了太多的东西,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叫梦想。人一旦有了梦想,就再也不能满足于在地上爬。2019年5月份实习的时候,我很严肃的考虑了自身情况,我决定二战。一战给我最惨痛的教训和启发: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二战的时候我调整了目标,选择了东北电力大学。2019年6月份,我辞掉了工作,专心在家备考。让我没想到的是,二战面临的困难是无法想象的,由于家里舒适的环境,我每每拿起笔却又忍不住的想玩手机,面对一战时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心理浮躁的看不下去。这样的状态在持续了整个暑假。到了9月份,突然发现离考研还剩100多天,铺天盖地的压力使得我不知所措,我不知道该怎么摆脱这种状态,于是我和温静老师促膝长谈。她的话使我豁然开朗。到了9月中旬,准备了3个月的我才真正的进入状态。在剩下的100多天当中,虽然偶有分心,但好在还能亡羊补牢。就这样我通过了初试,但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复试被延期到5月中旬才进行。直到5月18日录取名单出来,为期2年的考研生涯终于告一段落。
回顾我这2年的备考时期,我认为考研成功有以下几点:
1.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2.当心态爆炸时,应该主动与人交流,平稳自己的心态,在备考过程中能否稳住心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3.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
4.一定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条件,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在家里看不下去,就想办法去图书馆。
5.每隔一段时间及时的反思自己的得失,查缺补漏。
6.尽人事,听天命。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它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上升的。困难是暂时的,成功一定会来的。
希望各位同学能够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
注:编辑员 新媒体 于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