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乡耘,科技赋能” 基层服务践行团:“数字”甘泉润乡土,“智慧”匠心筑根基 --数字科技学院“智汇乡耘,科技赋能”

时间:2025-08-12 作者:基层服务践行团 来源:数字科技学院

年 7 月 12 日至 20 日,广西外国语学院数字科技学院 “智汇乡耘,科技赋能”基层服务践行团秉持“智算服务进乡村,数字匠心筑基层”的目标定位,在学院钟明辉、李万鑫、黎晓凤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团队深入桂平市大藤峡实验小学及周边乡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期间,团队的专业服务与暖心付出赢得了当地学校师生、社区居民、村民及家长的一致赞扬,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实践活动为基层带来了新知识、新技能,更传递了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课堂深耕:多元课程播撒希望,特色专题点亮童心

 作为此次活动的核心阵地--桂平市大藤峡实验小学的课堂上,志愿者们为该校及周边乡村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涵盖语言、科学、艺术、体育等领域的十大特色课程,累计服务学生400人次,让乡村孩子的暑期生活焕发出别样光彩。

科技启蒙课程成为最受孩子们欢迎的 “亮点”。“科学实验探索营” 课程中,无人机、机器人、机器狗等科技教具首次走进乡村课堂,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操控无人机完成 “穿越障碍”“精准投递”等趣味任务,在惊叹与欢笑中触摸前沿科技;“趣味编程启蒙” 课程中志愿者们则通过 Scratch 图形化工具,让孩子们拖拽模块设计简单游戏,零门槛感受代码的逻辑魅力。这些课程不仅是团队“AI 赋能进乡村”专题的重要实践,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 “科技改变生活”的种子 —— 有孩子在课堂上认真写下梦想:“长大后要用无人机给山里送书”。

(孩子们在学习“科学实验探索营”课程的无人机试飞部分知识)

(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自主动手组装简单装置)

(黑板上留下了孩子们五彩缤纷的梦想)

语言教育同样是支教的重点。针对乡村孩子普通话基础薄弱的问题,团队以“推广普通话,点亮乡村梦”为主题,在“普通话与朗诵”课程中志愿者们设计了 “绕口令闯关”、“诗歌小剧场”等趣味环节。孩子们在语言表达的突破中,逐渐打破“语言贫困”的壁垒。而“外语情景秀”课程上,志愿者们则通过 “动物乐园”、“校园超市”等沉浸式场景,让英语从课本走向生活。

(志愿者带孩子们认识普通话的意义和重要性)

(孩子们上台分组练习朗诵《我的祖国》)

(志愿者带着孩子在讲台上勇敢地唱起字母歌)

此外,“舞韵工坊”课程融合壮族舞与流行舞元素,让孩子们用肢体表达自我;“武韵风采秀”课程在教授“少年第一拳”时融入武德教育,传递 “坚持与敬畏”的精神;“音乐趣味启蒙”课程则以“歌声育心,旋律传情”为特色,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学唱经典歌曲《明天会更好》。“运动探索营”课程通过 “三人两足接力”、“篮球投篮比赛”等团队活动,让孩子们在协作中感受运动的快乐。“书法与绘画工坊”课程里,孩子们用笔墨勾勒大藤峡山水,用色彩描绘心中的乡村未来…… 多元课程如春雨般浸润童心,让乡村孩子在知识与欢乐中收获成长。

(孩子们在认真地上“舞韵工坊”课程)

(志愿者指导孩子们练习拳法,一招一式尽显认真)

(课堂上孩子们在练习歌曲《明天会更好》)

(志愿者在带着孩子们练习运球和传球)

(书法课堂上孩子们在认真完成练习)

(孩子们都认真的完成了书画作品)

校外延伸:实践活动联结城乡,科技爱心共暖乡土

团队在深耕课堂的同时,将服务触角延伸至乡村的各个角落,通过三项校外实践活动,让“科技赋能”的理念走出校园、扎根大地。

2025年7 月 15 日,正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 104 周年之际,志愿者代表在指导老师李万鑫的带领下,前往桂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教育。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精神洗礼,更让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青年的担当,就是要把先烈的精神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动力,用科技报国的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誓言。”

(团队代表们在桂平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敬礼)

(团队代表们在桂平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合影留念)

次日,团队联合西山镇大藤峡社区开展义务维修活动,用专业技能解决村民“急难愁盼”。志愿者们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点,分时段为居民提供手机清灰、贴膜、内存清理,以及电脑拆机清灰、故障排查等服务。从帮助老人修复卡顿的智能手机,到为农户检修用于记录种植数据的电脑,志愿者们共处理各类电子设备96台,成功修复82台,服务超200人次。同步开设的“科技小课堂”还讲解了防诈骗和设备保养知识,用耐心与专业架起跨越“数字鸿沟”的桥梁。

(志愿者们在帮社区居民及周边群众维修电脑)

(志愿者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合影留念)

7 月 17 日,团队走进桂平市西山镇白兰村 “市外萄园” 葡萄种植基地,开启“科技助农”实践。志愿者们先当起 “学徒”,向农民大哥学习葡萄整形修剪、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农技知识;再化身“科技使者”,手把手传授电商运营、直播带货技巧。指导老师李万鑫架起直播设备,与农民大哥一同出镜推介葡萄直播十余场,助力打通销售渠道。“原来手机不仅能刷视频,还能卖葡萄!”农民大哥的感慨,道出了科技为乡村产业带来的新可能。

(带队老师李万鑫与农民大哥一同出镜宣传农产品)

(志愿者在葡萄种植基地合影留念)

圆满落幕:文艺汇演诉真情,青春接力向未来

7 月 20 日,一场热闹的文艺汇演为此次活动画上圆满句号。桂平市大藤峡实验小学及周边小学的孩子们与志愿者们同台献艺,带来了九个精彩的节目。武术《五步拳》打出少年意气,朗诵《我的祖国》抒发赤诚情怀…… 最后,全体志愿者合唱《我们的明天》,歌声中满是对孩子们的祝福,也承载着对乡村教育未来的期许。

(全体志愿者集体合唱歌曲《我们的明天》)

广西外国语学院数字科技学院“智汇乡耘,科技赋能”基层服务践行团以“智算服务进乡村,数字匠心筑基层”为核心目标 —— 我们不仅要让无人机飞进乡村课堂、让编程代码点亮孩子眼睛,更要以数字技能为笔,为村民修一台能用的电脑、帮农户开一场能卖货的直播,让“科技便民、数字惠民”的种子在基层土壤里扎根生长。学院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深化“科技服务基层”的育人理念,不断拓展实践路径,引领更多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将数字科技的种子播撒在更广阔的乡土之上,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活动正式启程前全体成员合影留念)

 

 

一审:李琰 二审:杨鑫 三审:梁淑辉